“老人家,您看好,11.3斤,鲜叶6元一斤,一共是68元”, 77岁的雷婆婆凑近电子秤的显示屏,擦了擦额头的汗,看着工作人员登记上册,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微笑。
7月17日,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朱湾村,下午的阳光依然炙烤,双福山黄茶鲜叶收购站人头攒动,顶着热浪,拎着装满鲜叶的大包小包,从周边赶来的村民络绎不绝。
“自从四月份村里建了茶厂,村民们都忙碌了起来,过去无事可干,沉迷麻将、扯皮拉筋的现象越来越少,回来做事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60岁以上年纪大的老人,靠采茶、卖茶叶解决了生活来源,利用自己的劳动,在家门口每个月可收入1千多元,特别有幸福感、成就感。” 全国人大代表、大悟县新城镇朱湾村党支部书记梁云英介绍。
引进黄茶产业“粗枝大叶”变“金枝玉叶”
湖北省大悟县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腹地,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大悟县新城镇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家乡。20世纪50年代,徐海东大将和夫人周东屏从安徽六安引进40万株茶苗到大悟种植, 经过老一辈革命家的关心与支持,大悟几代人的辛勤耕耘,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如今大悟县已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产茶区。全县茶园面积达30万亩,涉茶行业人员达10万余人。但目前大悟茶产业大而不强,当地只采一季春茶制作绿茶,夏秋茶因不适宜做绿茶,未能充分利用,带动茶农致富效果不明显,同时,茶叶品牌竞争力、产业化发展等方面亟待提高。
梁云英曾走进安徽金寨、霍山和河南信阳的茶叶产地调研,发现地跨鄂、豫、皖三省的大别山区,茶产业是具有普惠性质的特色支柱产业,茶园超过200万亩,从事茶产业的人口超过300万,但普遍存在只采一季春茶,夏、秋茶大部分弃采的现象。梁云英在安徽走访调研时,来到拥有“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告诉她,夏秋茶原料虽然不适宜制作名优绿茶,但可以通过技术和半发酵创新工艺,加工开发成黄茶,能实现夏、秋茶的综合利用,带动家乡茶农共同富裕。专家提出了明确的方向,梁云英心里有了底。
要把夏秋茶加工成黄茶,就得把专业的人和茶叶加工企业引进来。2023年全国两会结束后,梁云英在北京见到了大悟籍茶叶加工企业负责人王仕栋,聊起家乡的茶产业面临的现状和困境,希望引进黄茶产业,带动老区乡村振兴,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梁云英诚恳的态度和决心打动了王仕栋,他决定回乡创办企业发展黄茶产业。
经专业技术机构检测,大悟的土壤与茶树品种适合发展黄茶产业。等不及生产线的建成,当年他们收购了村民8000斤夏秋茶,手工制作了第一批黄茶,通过电商渠道投放,市场反响非常好。大悟县新城镇朱湾村村民喻学英说,家里春茶收入有五六千元,夏茶跟秋茶有五六千元,合共收入一万二千元。
今年在政府的支持下,一条黄茶加工生产线在朱湾村建成,日加工鲜叶可达八千到一万斤。据了解,从今年4月1日至7月10日这100天时间,湖北红绿黄茶业有限公司向茶农收购鲜叶18万余斤,支付茶鲜叶款176万余元,收购均价10元/斤,辐射周边8个乡镇,惠及茶农2200余人。村里抽样统计,4亩茶地100天共创收8200余元,平均每亩为茶农创收2000多元。自4月1日开工以来,雇佣了农民工57人在农闲时进厂就业,为农民工支付了劳务工资50.4万元,3个月人均工资收入1.1万元,人均每月3400元。过去无人采摘的“粗枝大叶”变成了茶农增收致富的“金枝玉叶”。
高质量发展 亟需多点发力政策扶持
针对企业提出的技术、人才、收购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梁云英认为需要从多个方面发力,一方面,企业与中国茶协、安农大合作,运用茶科技,延长产业链,从喝茶到吃茶、用茶,研发生产杯泡茶、袋泡茶、冷泡茶、茶叶饮料、茶叶食品、茶化妆品等。
其次,与大悟现有200家茶厂合作,输出技术,利用他们设备加工半成品,提高产量。立足大悟,向周边河南、安徽辐射。
另一方面,朱湾村要跟康师傅、麻糖米酒等大公司合作,利用其研发、市场、渠道、品牌优势,带动更多的茶农增收。
在梁云英看来,朱湾村还可结合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深入挖掘茶文旅新业态,开发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今年1月初,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发挥毗邻长三角地区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独特优势,激发大别山革命老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方案》明确:鼓励鄂豫皖三省组织省内中心城市对口帮扶大悟、岳西、确山等县市发展。梁云英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明确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大悟县发展黄茶产业措施。对湖北省大悟县发展黄茶产业进行重点立项,给予各项政策支持。以发展黄茶产业为突破口,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群众发展茶产业积极性。把大悟融入“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之中,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此实现革命老区大悟县乡村的全面振兴。积极支持企业加强科研攻关,推动黄茶产业链的延伸与扩展,壮大茶业经济规模。投入专项资金,提高黄茶产业发展的附加值,在茶副食、茶饮料、茶保健等产业上进行拓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发展韧性。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辐射更多区域,覆盖更多受益群体,使茶产业建成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积极推进茶文旅产业融合。相关部门全面支持,把大悟黄茶产业基地打造成集茶旅游、茶文化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园、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与红色研学基地,助力大悟创建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
7月22日,孝感市委书记胡玖明到大悟县调研,表示要用好大悟的“红、绿、黄”三种资源,把“红色”作为精神底气,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黄色”作为产业底料,推动黄茶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品牌发展计划、搭建联农带农机制,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良好格局。
目前,孝感市、大悟县已着手成立培育壮大黄茶产业调研工作专班,进驻朱湾村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评估报告,在整体谋划推进光伏发电、油茶、绿茶、珍珠花种植等产业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黄茶附加值高、发展前景好的特点,把黄茶产业作为朱湾村支柱产业的发展定位,作为大悟县茶产业补链强链重要一环,纳入全县茶产业发展战略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发力。在品牌塑造上,充分借鉴“西湖龙井”“潜江龙虾”培育发展经验,采取“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发展模式,打造“大悟黄茶”区域公用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在平台赋能上,加强农业等部门资源链接和支持,深化与国家、省茶叶协会的对接合作,推动“双福山”黄茶纳入“楚天好茶”第二批授权品牌名单,争取在各类茶博会、展销会、推介会等平台多“亮相”,把黄茶名气打出去;在销售推广上,争取相关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倾力支持,帮助企业开拓直播带货、线上电商市场,打通与商超、扶贫馆、大型企业或单位、茶叶批发市场等的销售渠道,将黄茶纳入政府接待用茶、消费扶贫目录,推动黄茶产业“三茶统筹”式发展,让大悟“黄”更“浓”、更“亮”、更“艳”。
本文章来源自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