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美丽中国茶】信阳:大别山麓淮水畔, 毛尖香韵冠中原
最新动态
【美丽中国茶】信阳:大别山麓淮水畔, 毛尖香韵冠中原
2025-07-211


灵山秀水 千年茶韵

在中华腹地河南南部,信阳背倚巍峨大别山,足濯奔涌淮河水,层峦叠翠,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沛降水、温润气候、肥沃土壤与适宜海拔,共同构筑了茶树生长的绝佳乐土,孕育出享誉世界的中国传统名茶瑰宝——信阳毛尖。信阳茶史源远流长,唐代陆羽《茶经》将其列为淮南茶区要地,宋代苏东坡更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盛赞。千百年来,茶已深深融入信阳人的血脉与生活,从古老商贸到待客之礼,从文人吟咏到农人劳作,茶文化在此生根繁茂,成为最富底蕴的文化印记与精神象征。



匠心杯韵 卓绝天成

信阳毛尖的制茶技艺在时光中淬炼升华,唐宋煎茶法氤氲古意,明清瀹饮术承启新风,至民国初年,“把子”绝技定型信阳毛尖手工炒制精髓。茶人指尖流转的采摘、摊晾、生熟锅交替、三烘两剔,不仅是工序的轮回,更是百年匠心的物化。在反复的揉捻理条中,塑造出信阳毛尖“细、圆、光、直、多白毫”的独特外形。每一片茶叶的诞生,都是时间、温度与匠心的完美交融。



绿金产业 富美茶乡

信阳毛尖,早已超越饮品范畴,成为驱动一方繁荣的“绿色黄金”与闪亮名片。作为支柱产业,其覆盖广袤茶乡。截至2024年底,信阳市茶园面积达216万亩,年产干茶量9.5万吨,农业产值170亿元。在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下,产业正迈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如火如荼,清洁化、自动化加工广泛应用,品质管控日臻完善。2024年,信阳毛尖凭借80.5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第二。这片片灵叶,已成为茶农增收致富、乡村产业振兴的坚实依托,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融合创新 香飘万里

信阳茶产业的活力,更在于产业链的延伸与业态的融合创新。茶园观光、茶事体验、茶文化研学等茶旅融合项目蓬勃兴起,吸引四方宾朋走进茶山,亲身体验采撷青翠、观摩制茶的乐趣,沉浸感受文化底蕴。2024年实现游客接待量1633万人次,创造旅游收入69亿元,带动沿线70%群众实现增收。

信阳市在茶叶深加工领域积极拓展,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等多元化产品不断涌现,极大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同时借力电子商务东风,信阳毛尖跨越山海壁垒,高效触达全球消费者。在此背景下,茶企以创新基因激活千年茶韵。文新茶叶将非遗毛尖融入新茶饮赛道,鲜奶茶年销破10万杯、冰淇淋售出20万支、茶啤酒创40万箱销量;遇鉴茶业以毛尖酸奶开辟健康饮品新径,40万杯销量斩获200万元营收;这场从茶食品到精酿啤酒的产业革命,让毛尖化作冰淇淋的清凉、奶茶的醇厚、精酿的麦芽香,在Z世代生活场景中完成从传统饮品到文化符号的蜕变,更借电商翅膀让大别茶香飘寰宇,为"美好生活看信阳"注入澎湃青春动能。



山水茶魂 心归自然

行走在信阳茶山,满目苍翠,云雾氤氲,空气中浸润着淡雅茶香。晨曦中采茶人身影与碧浪茶园,构成生机盎然的诗画。茶,是这片土地的深情馈赠,是信阳人生活的底色与灵魂。一杯信阳毛尖,承载着大别山与淮水的天地灵韵,凝结着世代匠人的智慧汗水,传递着淳朴好客的乡情。它不仅是润泽身心的甘露,更是心灵的慰藉与连接自然、历史、未来的文化纽带。品饮此茗,便是在品味这片山水孕育的至真至美,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永恒韵律。


(本文图片来源:信阳市茶产业发展中心)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