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坐拥戴云山脉的苍翠屏障,怀抱东南沿海的温润季风。 这座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更是上天眷顾的乌龙茶黄金产区。
【毓秀茶乡,灵境天成】
北纬25°黄金纬度线横贯全境,造就了温润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与雨露在此和谐相融。起伏的群山海拔多在300-800米之间,终年云雾缭绕,晨昏温差显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共同构建了茶树生长的理想家园,为孕育香气悠长、品质上乘的乌龙茶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
【千年茶脉,双遗铸魂】
清溪云雾间,藏着世界茶树的基因宝库。64个茶树品种在此繁衍,铁观音、佛手、水仙等名种荟萃。从乾隆年间的贡茶传奇,到今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冠加身,泉州茶韵底蕴深厚。108株百年古茶树静守茶山,非遗传习所薪火相传。泉州更以茶为媒、艺为韵,倾力打造《铁观音》《古厝听茶》《去有茶的地方》等茶文化情景剧,让茶香浸润闽南大地——这些扎根本土的文艺精品,以艺术语言重塑铁观音风骨,将“海丝茶源”的芬芳远播四海。
【匠心至味,群芳争艳】
“半发酵”的智慧,成就乌龙茶的灵魂。安溪铁观音坚守“摇青走水”古法,绿叶红镶边舒展如观音合掌,茶汤金黄似琥珀,其香叶醇含量傲视茶林,入口兰香馥郁,七泡余韵悠长,以87.75亿元品牌价值,位列2024中国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一。永春佛手凝练“雪柑香韵”,闽南水仙演绎“空谷幽兰”,南安石亭绿茶则吐纳山海清气,正所谓一盏泉州茶,半部闽南韵,群星璀璨,各领风骚。
【三茶交响,绿业生金】
当千年茶韵沉淀为产业基因,泉州以“三茶统筹”奏响富民强业交响曲。文化扬帆方面,39 座现代茶庄园与 3 条国家级茶旅线路相得益彰,德化 “茶瓷共舞”、永春 “水仙茶记忆馆” 等文化展示亮点纷呈,“泉州茶韵” 在国内外舞台大放异彩;科技铸刃上,铁观音一号、二号卫星,智慧茶园等推动科技赋能茶产业,79 家初加工中心、精深加工创新以及全国首笔 “茶叶碳汇贷” 等助力产业升级;集群擎舰层面,中国茶都辐射四方,4 万家茶店、111 亿电商销售额彰显市场活力,安溪国家级产业园与感德产业强镇双核驱动,160 家授权企业打造品质高地,最终绿叶淌金流,铺就了乡村振兴的闽南茶路。
【海丝新章,茶港远航】
站在国家乌龙茶产业集群的时代浪尖,泉州正以如椽巨笔挥洒产业宏图。遥感卫星俯瞰万亩茶园的绿色“呼吸”,碳汇监测与认证路径的探索,让生态价值跃动于金融票据;借“福农优品”的东风,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闽南水仙共织品牌云帆,向五洲四海飘送闽茶芬芳;茶文旅融合催生康养庄园,茶机械的齿轮咬合新机,茶食品的创意延展价值链,向着千禧蓝图的宏伟目标全速进发!
此刻,泉州诚邀世界共赴这场海丝茶宴!于清源山畔,南音绕茶山,瓷光映翠色;在古厝檐下,观音甘露润喉,千年茶道涤心。在这里,每缕茶香都淬炼着“敢拼会赢”的闽南精魂;每片茶叶,都在印着乡村振兴的鎏金篇章!